2018中國儲能西部論壇2日在青海省海東科技園開幕。業界專家稱,中國可再生能源儲能市場前景光明,應用價值較大,但一些瓶頸問題仍需突破。
中國國家能源局今年1月發布數據稱,2017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7萬億千瓦時,同時,全年棄水、棄風、棄光電量超1000億千瓦時。
“(棄水、棄風、棄光)造成可再生能源巨大浪費!敝袊A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儲能研究所所長劉明義說。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認為,在儲能技術諸多應用領域中,儲能與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能解決可再生能源穩定輸出和提升系統發電效益難題,促進可再生能源并網與就地消納,具有較大應用價值和光明市場前景。
蓄水儲能、光伏儲能、風電儲能及大基地外送儲能研究……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魏顯貴在論壇介紹了該公司已投產和正在建設的儲能項目,“儲能技術能解決新能源出力不平衡及波動性問題”。
史玉波說,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GW,同比增長近兩成,“儲能正日益成為投資熱點和行業焦點!
原國務院參事吳宗鑫說,目前,各種儲能技術正處在探索和研發階段,對于未來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具有重要影響。
史玉波認為,目前,儲能與可再生能源配套應用的局限性還比較突出,系統收益的多樣性和投資價值還難以充分實現,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網儲能系統收益單一,除存儲棄電外,儲能其余功能價值難以全面體現,集成儲能資源難以發揮規模效應,電力市場開放程度有限。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建議,規范產業發展,破解制度障礙,發揮儲能作為靈活性資源的市場價值,未來要健全儲能性能測試和安全應用標準,建立儲能產品綠色回收和再利用體系,明確儲能并網流程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