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江蘇鎮江電網儲能電站工程正式并網投運。據悉,該儲能電站總功率為10.1萬千瓦,總容量20.2萬千瓦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池儲能電站項目。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江蘇電網總體平衡,部分地區存在用電缺口!眹W江蘇電力新聞發言人、發展部主任王旭介紹說!捌渲,由于鎮江諫壁電廠3臺33萬千瓦煤電機組關停,且丹徒2臺44萬燃氣機組因故無法按計劃建成投運,經預測,2018年夏季用電高峰期間,鎮江東部存在電力缺口!
針對這一現狀,國網江蘇電力選取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元件,利用8處退役變電站場地、在運變電站空余場地等,緊急建設鎮江儲能電站工程。
作為“新一代”電網設備,儲能就像一個超大容量的“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當作用電負荷充滿電力,在用電高峰時當作發電電源釋放電力,有效填補電力缺口,最大限度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同時,電能的大規模存儲和快速釋放功能,能夠填補電網常規控制方法的盲區,實現電能靈活調節和精確控制,對打造高端電網、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具示范作用。
根據測算,鎮江儲能項目建成后,可在每天用電高峰期間提供電量40萬千瓦時,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但如果建設一座同等容量的發電廠,則需要投資8億元,而且每天有效運行只有1-2小時。此外,該儲能電站還能發揮調峰調頻、負荷響應、黑啟動服務等作用,為緩解用電高速發展與電網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電力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綠色手段。
據介紹,鎮江儲能電站將采用“兩充兩放”的模式參與到電網運行中,即每天充電兩次,同時分別在一天的兩個用電高峰中將電能全部釋放。
在江蘇,鎮江儲能電站還接入了國網江蘇電力近年來建設的“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將其升級為“源網荷儲”系統,更加有效地保障大電網安全。
此前的源網荷系統,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對電廠發電和用戶用電的同步調控!靶碌脑淳W荷儲系統發揮作用時,儲能系統能夠瞬間從用電狀態變為發電狀態,用戶變成了發電廠;而傳統源網荷系統用戶只能從用電狀態變為停用狀態。就是說10萬千瓦的儲能項目能夠發揮出20萬千瓦的響應能力,比一般的負荷響應能力高出一倍!蓖跣窠榻B說。
另悉,國網江蘇電力正積極推動鎮江地區安裝在用戶側的儲能項目建設,預計投運用戶側儲能約10萬千瓦,將進一步擴大該地區電網支撐保障能力。